致敬白衣天使:于平凡之中鑄就偉大精神
來源:濰坊晚報 發布時間:2022-05-13 10:09:43
有一群平凡的堅守者,一襲白衣是她們的戰袍,針頭、紗布是她們的武器,護佑生命是她們的信念。她們白衣執甲,抗擊疫情,與死神搏斗,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價值,用愛心、細心和耐心去守護生命。5月12日是第111個國際護士節,記者采訪了濰坊市人民醫院兩名護士,傾聽她們護理工作的酸甜苦辣……
郭霞在工作中。
郭霞
不忘初心,一襲白衣獻年華
在31年的護理生涯中,她積累了豐富的護理經驗,嚴謹務實,無私奉獻。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她仍堅守在崗位上,為了心中矢志不渝的信念,在平凡崗位上用行動闡釋著最初的承諾。她,就是濰坊市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郭霞。
“護士對于我來說神圣而崇高,從小我就覺得護士們一身白衣,面帶微笑穿梭于病房之間,很神圣。”郭霞說,從衛校畢業后,她被分到醫院婦產科當護士。其間,她利用業余時間學英語、學習專業知識,參加工作15年的時候,成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。畢業回院后,她從事護理管理工作。
多年來,郭霞一直勤勤懇懇,對于這份職業,她有著無比的熱愛?;厥坠ぷ鳉v程,郭霞坦言,她認為作為一名白衣天使,從事護理工作是非常光榮的,使命是解除病痛,護佑人類健康,新時代賦予護士新的擔當,而護理的范圍也從醫院來到了社區,從住院期間到出院后的延續服務。
郭霞始終堅持“一切以病人為中心”的護理理念,關愛患者,在疫情面前,她是一往無前的“逆行者”,一片丹心向黨,投身疫情防控工作。作為一名有26年黨齡的黨員,郭霞始終不忘入黨誓言,牢記初心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,她毫不猶豫放棄全家春節休假計劃,主動請纓到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負責新冠病房護理管理工作。由于護理工作關乎生命安全,事關重大又繁雜瑣碎,護理團隊體量大,一個規定會影響臨床近百個病區/護理單元工作,各種情況隨時可能出現,需要慎之又慎。為此,郭霞24小時不關機,隨時接聽電話、處理問題,連續奮戰30多天,直至病患清零。
郭霞在工作中。
市人民醫院作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,24小時病房封閉、嚴禁探視、固定陪護、緩沖病房、健康宣教等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漏洞,都會導致無法估量的后果。守護醫院大本營,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至關重要。根據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,郭霞制定并落實一系列疫情防控新舉措,設計疫情防控病區管理查檢表,啟用陪人戴口罩依從率作為指標,形成責任護士分工包干所管患者及陪人、護士長負責病區、護理部負責片區的三級管理模式,隨時督導,定期檢查,促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扎實落實,實現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。
心中有責,肩有擔當。郭霞十分注重護理團隊建設,持續改進護理質量。同時,她抓住每一次學術會議機會,學習護理專業領域前沿動態,并結合工作實際寫出學習心得,目前讀書筆記及學習體會已有十幾萬字。郭霞的敬業、無私讓白衣天使形象熠熠生輝,她不僅獲得濰坊市優秀護士、市直衛生計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,今年還被評為“濰坊·提燈女神”。
“我覺得醫護工作者的職責,不僅僅是拼盡全力挽救生命,與死神斗爭,還要去治療、治愈疾病,用赤誠、樸實的心幫助和安慰患者,用生命拯救生命,用生命溫暖生命。”郭霞說。
高青在工作中。
高青
用汗水真情換來千家萬戶幸福健康
“看到患者順利出院,他們從愁容滿面到喜笑顏開,我覺得再辛苦也值了。”濰坊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一區護師高青從事護理工作已經14年,一直熱愛并堅守著這一崗位。她以赤誠之心關愛著每一位病人,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護理技術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護士。
從小時候起,在高青的心中,護士就是一個神圣的職業,而且是她的理想。“我小的時候身體不怎么好,那時經常需要去打針,每次看到‘白衣天使’,她們就像會‘魔法’,很快就能讓我心里不再害怕,能夠配合治療。之后我才慢慢明白,這并不是‘魔法’,而是她們身上特有的親和力,還有對我細致入微的關懷照顧。”高青說,2008年,她如愿以償考進了濰坊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,實現了兒時的理想。然而,與其他科室不同,她需要每天面對的病人大多數是因外傷、急癥入院的,車禍、高空跌落、上年紀的老人意外滑倒等各種突發意外傷害居多,這些病人大多是多發性骨折,大多數都會伴隨著行動困難、無法下床、翻身困難等問題,特別是老年人,這就需要他們在護理工作中小事細做、細節做精。
護理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,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,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,只有默默耕耘無私奉獻。去年,一名患者因遭遇車禍入院,搶救手術結束后,他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,發現自己失去了一條右腿。他是家里的頂梁柱,突遭如此變故,承受著精神和傷痛的多重折磨,多次產生輕生念頭。高青作為該患者的分管護士,每天都要通過多次長時間的語言交流,對他進行心理疏導,幫他重新建立起了對生活的信心。“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讓我對醫護工作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,醫護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專業技術和細心的護理,還要站在患者的角度,用心、真心、細心、耐心地去付出,拉近與他們的距離,為他們做好更深層的人文關懷,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。”高青說。
高青在工作中。
今年3月份,醫院接到上級通知,準備組建“火眼實驗室”,承擔全市的核酸檢測任務。高青在第一時間報名,將兩個還未入學的孩子托付給了家人。在火眼實驗室,高青擔任護理小組長,負責一個倉護理人員的協調管理工作,并且在標本分揀區處理標本,打包下機標本。高青與組員們在實驗室奮戰了28個日夜,每天上崗前必須嚴格監督他們按照規范標準,穿戴防護用品、手套、工作服、防護服、隔離衣、鞋套、護目鏡、防護面屏。穿著這身“戰袍”進入內艙工作常常會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惡心癥狀,貼身衣服變得潮濕,有時可以擰出水來,面屏的水霧會阻擋視線。為減少如廁次數,在上崗前至少三個小時,高青基本就自覺禁食禁水了,很多同事甚至穿上成人紙尿褲。大夜班的時候,氣溫在0℃左右,她在忙碌時會全身出汗,可是一旦停下來就會凍得瑟瑟發抖。在每一次滿負荷的工作結束后,高青為了他們的身體能夠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,總要叮囑、監督他們好好休息。
其間,高青不敢跟孩子視頻通話,她擔心自己由于想孩子會哭,更怕看到孩子哭得比自己還傷心。然而在工作中,高青沒有絲毫動搖,因為她始終堅持患者至上的原則,始終如一地把良好的護士形象落實在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中,用汗水和真情換來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健康。
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: 王路欣/文圖
責任編輯:封曉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