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觀 | 兒童友好,讓濰坊更有愛
來源: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布時間:2022-05-13 10:06:12
兒童是城市發展的希望和未來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濰坊市的940萬常住人口中,0-18歲人口占21.38%。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明確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列入重大工程。今年濰坊“兩會”上,啟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被寫入《政府工作報告》;日前,市發改委、市婦兒工委辦公室聯合印發《加快推進濰坊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行動方案(2022-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
高新區濰安路與桃園街路口附近的一處口袋公園。
濰坊,正在打開兒童友好城市共建共享的新格局。
——濰坊實力是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底氣。
濰坊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提供充足的財力支撐。2021年,在“一二三”目標引領下,GDP達到7010.6億元,在全國GDP50強城市排名中位居第35位,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.7%,增速居全省第1位;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評中居16市第1位;在全國地級市財政收入十強中居第9位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目標是增長7.5%以上。潛力無限、活力迸發的濰坊,正向著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品質城市大步前進。
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,持續增進群眾福祉的舉措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營造了良好氛圍。每天下午4時30分左右,奎文區勝利東街與文化路路口東北角,接孩子的家長在遮陽棚下等待,而在城區幼兒園、中小學校旁,形形色色的座椅、遮陽棚早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;小學生免費暑假托管服務的暖心之舉,讓諸多家長沒有了后顧之憂……醫院、公園對孩子越來越友好。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在兒童康復科、兒童保健科、兒科門診及病房等區域,設置了精美的卡通畫、富有童趣的玩具,有效降低患兒恐懼緊張心理,門診各樓層設置的母嬰室成為媽媽和寶寶們的溫馨港灣;高新區、寒亭區的口袋公園里,隨處可見蹺蹺板、攀爬、滑梯等兒童設施,孩子們在這里開心嬉鬧,這些“兒童場地”成為“寶爸”“寶媽”帶娃的打卡網紅地。
學校旁邊的家長等待區。
——城市對兒童友好就是對未來友好。
兒童友好城市倡議于1996年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發起,表示人類發展應該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、環境和服務,建設一個尊重、關愛、適宜兒童發展的城市,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、發展權、受保護權和參與權。
在濰坊,兒童友好最終將從概念變為全城共識、集體行動。
2022年,全市將新建口袋公園120處以上,打造兒童友好空間,融入兒童友好理念,轉角處的溫馨讓更多兒童舉步可達公園。2022年,深入實施中小學、幼兒園建設三年攻堅行動。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,提升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水平。加強普惠性托育機構建設,新增托位6500個以上。新增的10件民生實事中,6件事關教育。
植物園里的健身器材方便孩子們體育鍛煉。
行動有目標?!斗桨浮穱@社會政策、公共服務、權利保障、成長空間、發展環境5個方面,實施兒童友好城市16個行動、67項任務,在保障兒童合法權益、堅持兒童優先發展的基礎上,從更細節化、精細化的方面給予兒童更多的關愛,將兒童友好的理念滲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。到2025年,通過在全市范圍開展若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,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成為全市共識,兒童友好要求在規劃編制、政策制定、公共服務、權利保障、成長空間和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體現,具有濰坊特色的兒童友好城市形態初步形成,兒童友好城市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完善,建設完成一批示范項目,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濰坊模式,讓兒童友好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和全民自覺,廣大兒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百姓有期待。在“人民至上”的城市,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,讓兒童成為城市的“小主人”,人民最有話語權。我市迅速行動,設計調查問卷,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意見建議;繪畫、作文征集活動讓兒童從本身立場出發,創造性地用筆描繪出心中對兒童友好的未來暢想,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。
從“1米高度”的視角看濰坊,正視孩子們的最大需求,在城市基礎設施、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中,從細微之處落腳,下好“繡花功夫”,濰坊這座940萬人的城市必將因兒童友好而更加有愛、有韌性、有溫度、有品質。
責任編輯:封曉健